個人自己嘗試的混合Hardbass

如果不太喜歡聽吵雜的音樂,真心建議不要點擊,以免破壞您的生活品質!本上傳基於測試放在Facebook看能否會出現音質較差的可能。

[如果您想要了解Hardbass,可繼續觀看以下資訊]
此次上傳的音樂是個人自己嘗試混合Hardbass,臺灣年輕族群大致目前喜愛電子音樂曲風為Dubstep、Trance、Techno、Hardcore、Electro居多,當然也有多數人喜愛的吵雜且重製多次的芭樂音樂,儘管Hardbass在臺灣少有人知,但如果臺灣朋友有去了解Hardbass,這將會帶起當地新風潮。

Hardbass源在90年代俄羅斯與東歐國家特有的曲風,平均的BPM約在150-175左右和特別低音貝司,通常屬於Gopnik [註1]次文化經典特色產物;如同臺灣次文化族群喜歡吵雜音樂一樣,Hardbass基本上不單單音樂極具特色外,有時會參雜一些少許的饒舌;目前紅到東歐、德國、美國等地。

Hardbass主要知名作曲家有XS Project、Blyatman、Uamee和Gopnik McBlyat為主;而紅到連Youtube著名亞裔DJ - Ravine也很喜歡此次曲風並嘗試混合,以上就是Hardbass的基本介紹。

註解:
1. Gopnik俄文為Гопник,為當地大多數次文化族群之一,常見穿著為運動服(尤其是身著Adidas最為典型)、喝酒且行為較於狂妄的為主要特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